金星 :回国是最正确的选择
发布时间: 2018-02-27 阅读次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金星:朝鲜族,无党派人士,祖籍韩国。1995年7 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3月留学比利时欧洲微电子研发中心,做博士后研究。曾在比利时和荷兰工作15 年。现任浙江中科领航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杭州汽车电子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大连市政协常委。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于2016年5月,作为22位海外特邀代表之一,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金星,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闪耀的标签,他和“中科领航”“汽车电子”并列在一起,稳健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其优异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现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海归专家的贡献,钱学森、邓稼先、张光斗、林毅夫等前辈专家远赴异乡学习国际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再破除万难、燕子衔泥般地回来建设祖国。青年时代的金星深受爱国前辈们的影响,于1995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沿着前辈们的报国路,来到了比利时微电子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国外学习期间,他结合了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工艺的开发,在Co-Si 化合物和Ni-Si化合物方面作了深入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产业化的0.35微米、0.25微米和0.13微米的工艺当中。在超薄层PtSi 化合物的制备及晶格取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已经应用于远红外探测仪中。

  在比利时研发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后,1999年9月,金星受聘于荷兰Philips 半导体公司(后改名为NXP Semiconductors),先后任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和工艺、质量控制经理。在NXP 公司工作期间,金星努力研究公司先进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掌握了国外的先进技术。

  2003~2010年年间,金星作为团长先后6 次率领“教育部春晖计划”和“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欧洲华人微电子专家代表团,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和产业技术培训。经过几次回国考察,他感觉该是回到祖国的时候了。

  归国并不容易,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抵制很大的诱惑。金星在国外生活、工作了近15 年,作为NXP公司的高层技术人员,享受着不菲的年薪。作为一名慈爱的父亲,两个可爱女儿归国后的教育也令他放心不下,当时她们还都不到10 岁,都在荷兰出生、长大。他有过担忧 :从小接受荷兰文化教育的女儿们归国后是否适应?语言问题、文化差异怎么克服?金星的妻子深深地理解丈夫的魂牵梦绕之地在中国,全力支持丈夫的报国理想,温柔而坚定地承担下抚育培养女儿们的重任。终于,金星偕妻子、女儿,克服了各种阻扰,于2011年回国,开始了艰难的科技创业之路。

  我的创业史和欧美同学会密不可分

  留学生:在欧美同学会的七届理事会上,您曾经非常动情地说 :“因为有了欧美同学会,才使得我回国,所以欧美同学会是第一个迎接我回国的家。”您对欧美同学会的感情很深,能具体谈一谈吗?

  金星:我和欧美同学会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2004 年,欧美同学会“二十一世纪中国:留学人员与中外交流”研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时,我就作为代表参加了,从那时起就认识了欧美同学会。2006年,欧美同学会“二十一世纪中国:留学人员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时,我再一次参加,并且参与了一些接待事务,加深了对欧美同学会的了解。在那次会议之后,我还正式地与欧美同学会的联络部联系上。

  2007 年我第一次到这里来,认识了欧美同学会联络部的副主任。我发现欧美同学会的会员很多都是创业者,这与我之前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管理机构都以教授和科研人员为主是不同的,我觉得这个组织很有意思。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人。

  2007 年我决定回国,直到现在,我和欧美同学会的交流、联系从未间断。而且,2011年欧美同学会在荷兰举办的第12届“二十一世纪中国 :开放创新与合作发展”研讨会,就是由我的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承办的。今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13届“二十一世纪中国:中法关系的历史和未来”研讨会, 我也再一次陪同陈竺副委员长参会。

  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研讨会”贯穿我的整个创业过程,我的创业史是和欧美同学会密不可分的,我的几个人生结点都和欧美同学会的“二十一世纪研讨会”分不开,有长达4 届的渊源。

  我后悔晚回来了3年!

  留学生:同为留学归国人员,您将 “两弹一星”的元勋视为您一生的榜样、座右铭?

  金星 :虽然我目前所做的事没法和钱学森他们相比,他们是非常伟大的人物,我只是一名“草根”。但是我对祖国的感情是和他们一样的,而且我当初回国也一样地曾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调查我的团队成员......当然后来经过努力,我们和原来就职的公司都谈好,带了团队就回来,估计后来还有可能合作......他们经过多方调查,确定我们没有携带任何技术上的东西。除了我这颗脑袋(大笑)。

  留学生 :您在荷兰不是发展得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破除万难,受这些委屈,还要坚持回国?

  金星 :我在荷兰的工作,的确非常好,那是我的职业。我太太在那边的工作也非常好,一周只上20个小时的班, part time(兼职),她干了十几年。但是对于男人而言,职业和事业你会选哪个?很简单,男人要跟着事业走。我的事业在中国。我对我太太说,男人跟着事业走,女人要跟着男人走,所以她也就辞职了,随我回国。现在她在我公司是质量部经理。我们是夫妻创业啊。

  我就是为了创业才回国的。

  留学生:就是因为您的事业在中国,所以义无反顾?

  金星 :是啊。我回国除了受到外界阻力,还受到来自家庭、亲情的“阻力”。

  我是朝鲜族,我父母出生在韩国,1944 年随同我祖父来到东北,1945年抗战结束后断绝了和韩国的关系。直到1988 年汉城奥运会,中韩还没有正式建交,但民间流通已经开始了,那时候我父亲已去世,我母亲找到了她的“韩国户籍”,并于次年带着我妹妹回到韩国。那个时候,我正在上大学。我出生在中国,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受教育,不可能回韩国。我对韩国只有血缘关系,没有文化关系。

  所以从1989年开始,我在中国就成了“孤儿”,直到1995 年我博士毕业出国后读博士后,1997 年才去韩国看望我的母亲和妹妹们。我的母亲不会讲汉语,她希望我学成后能够到韩国,和她团聚,并且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延续家族......但是我的文化根在中国,我不可能去韩国。

  回国前有过几次不眠之夜,就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太太和孩子都是荷兰籍,万一我创业失败了也无所谓, 可以从头再来,但是孩子教育决不能耽误。幸运的是,孩子们回国后,半年时间就适应得非常好,学习成绩又好,还能送到公立学校。

  留学生 :听您现在描述的云淡风轻,但当时肯定有很困难、很纠结的情节吧?

  金星:对,但是都熬过来了。而且我绝不后悔回国。

  曾经有一个新华社的记者问我,回国之后的感觉怎么样,后悔吗?那时候很多海归有回国不适应症,特别是从欧洲回来的,因为欧洲是比较老龄化的社会。美国回来的还好,美国有创业的氛围。我回答说,我后悔啊,我后悔晚回来了3年!

  要是我能早回来3 年,就能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保持步调一致,我的成果一定会比现在更有不同。

  我的梦想是:中国汽车芯领航和中国汽车领航芯

  留学生:您公司起名为“中科领航”,您的创业历程中一定也和中科院有密切关系吧?

  金星:是啊。我公司至今成立才一年多,今年3月28 日刚刚过完一周岁生日,因为我回国后先到的中科院。

  当时回国想创业,遭遇到两个问题,第一桶金没有找到,国情也不是特别了解,毕竟我出国长达十六七年了。我那时结识了中科院的王曦院士,也是我们现在的所长,他对我讲了这两大问题。

  他说,首先,你们对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做事不一定按国际做事方式, 谈不上哪个好哪个坏,但因为文化不同,所决定的做事方式也不同 ;第二,你们是一帮海归回国,谁知道你们是啥样的人,你还想回来做大事,不想做小事,你肯定需要大量的投入,第一桶金你暂时不可能拿到。不如你到中科院来,我给你平台,你自己建设。

  所以,我就来到了中科院,并建成了中科院唯一一个汽车电子工程中心——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我建的时候就我一个人,我拎着包去的,招聘的第一个人是秘书。当时我的团队还留在荷兰,准备迎接欧美同学会的“二十一世纪研讨会”,连总经理都留下了,把那件大事完成后才能回国。

  从招秘书开始,我一直和国内团队合作,把团队拉过来,慢慢做起来。这段期间,我拿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我是副总指挥,这解决了我研发的问题。如果我不在中科院,我是不可能拥有这份荣幸,加入到这个国家项目的。

  在中科院3 年,期间我把我想做的产品前期研发基本都完成了。2013年年底至2014年1 月,我们团队所有人都从中科院辞职了,我是第一个交辞职报告的。我对王所长说,我的团队成熟了,我要出去创业了。王所长说,没问题, 但是中科院应该有股份,因为我们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了你的团队。于是,我的公司起名为:中科领航。

  留学生 :有中国科学院的股份在内,还有名字上的中科院作“领航”,您的公司在市场上的公信力一下子提升了。

  金星 :中科领航是我从头到尾实现的一个梦。最起码我这个小企业有“中科”冠名、入股,既然中科院都认可我们,那肯定不是草台班子。

  我们国家现在的汽车产业做得很大,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都在国外,特别是汽车电子。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实现自主化,必须解决自身的核心技术问题,比如汽车电子、芯片和芯片应用等。

  我的公司口号,也是我的回国梦想,叫 :中国汽车“芯”领航,芯片的芯,领航是我公司的名字。我这里提到的“芯”包括两层内涵 :用芯片和做芯片。中国汽车真正想要成为一个自主品牌,一定要“芯”来领航,就是汽车电子。现在的汽车,基本上4个轮子不变,方向盘不变,发动机这几年变化也不大, 很多花哨的功能都来自汽车电子。这是我的大梦想。小梦想就是:中国汽车领航“芯”,即在中国汽车行业都有中科领航的芯。

  我从2009年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体现了我回国要干的就是这两件事 :中国汽车“芯”领航、中国汽车领航“芯”。“芯”字换了一下顺序,就全部说明白了,我的大梦想和小梦想是连在一起的。

  中科院的3年科研积累,对我的创业帮助非常大

  留学生 :您刚刚说您曾经拿到了一个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目前您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金星 :汽车电子需要一个很长的孵化器。那是中国第一个汽车电子专项,目前阶段性的几款芯片已经完成了功能验证,达到了国际标准,下一步还要做性能方面的验证。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的任务是研发带操作系统的全液晶数字仪表, 这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填补国内空白的研发项目。现在这方面基本靠外资品牌提供。但是,在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中国发布了14 款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其中有7 款车使用了我们研发的仪表,样机都是我们的。从纯粹的技术上来讲,我们的产品不次于国外,在中国我们是公认的技术领先者。只是我们的公司现在还比较年轻,成立才一年半时间,但局面已渐渐打开。

  电动汽车使用全液晶数字仪表,是一个趋势,它就相当于一个iPad,还有黑匣子的可追溯功能。驾驶员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模式,现在基本上高档电动车都用这个,这是一个趋势。我回国时,国内还没有,我当时就认定了这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现在的技术比国内同行领先一年半左右,不是我聪明,而是我布局早。

  有人曾说,既然你一心想要创业, 去中科院不是走了弯路吗?现在看来,多亏了我在中科院的3年科研积累,对我创业的帮助非常大。

  建议留学人员,回国之初先创新后创业

  留学生 :让技术实现产业化,由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您为回国创业付出了巨大努力。请讲一讲您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海归创业者提供借鉴。

  金星 :回国有两种,一是创新,一是创业。我的经历对创业人士更有意义一些。

  我认为,回国创新是二维的,我们的“千人计划”专家大部分是创新。创新就是,向上级汇报好,向下级管理好,这就可以了。创业不一样,在二维之外又加了一个横轴,一圈下来,财务、人事、市场、销售、售后等,特别是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都需要创业者的通盘考虑。从创新人到创业人,难度太大。所以,我建议大家,回国之初,先创新,别急着创业。

  你得度过一个文化的缓冲期和适应期。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是不一样的,两种制度的差异可能会给创业者带来巨大的苦恼。尤其是在文化上,中国人在西方国家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后,大部分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等回国后,还得再回过头来复习、回归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必然是有些冲突的。

  但是你不能抱怨这个,一旦抱怨就会偏离主方向。首先不要想以自身的小小本事改变她,你得首先要适应她的大环境,在小范围内改变她,在小圈子里改变她,把创业公司内部的人文环境建设好,天塌下来你先顶着,敢于担当,你得为下面的人撑起一片蓝天,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不受任何干扰。

  海归创业者,得有这样的担当能力。


Copyright2017,WEIHAI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威海市欧美同学会(威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51475号-1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1号高创大楼1F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