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85后”海归
秉承着发展壮大中国“芯”的梦想他演绎了不一样的创业故事他就是威海产业领军人才、威海市欧美同学会环翠分会副会长、威海银创微电子的总经理杨洋
梦想起航:瞄准中国“芯”
2013年刚MBA毕业的杨洋回国,入职浙江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能在这样一个高端制造企业平台上锻炼,为日后的创业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杨洋女儿出生了,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杨洋搬来期待已久的海滨小城——威海生活居住,并开始了逐梦创业的想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其中,“瞄准集成电路”这一目标吸引了杨洋的目光,“作为热血青年,我就想为中国“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希望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梦想之路:坚定自主创新
2019年,杨洋参与创业的集成电路项目——威海银创微电子公司正式成立。然而,芯片研发设计哪里是说干就能干起来的。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业务是从事国内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的芯片来料加工封装测试。在从业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位激发他切换赛道的引路人——中国半导体之父、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博士,几次沟通学习后,杨洋坚定了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信念:要深耕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下定决心,说干就干,他带领威海银创创立了专门从事芯片的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的子公司,高薪聘请集成电路领域专家担任研发总监。经过三年的努力,威海银创已经崭露头角,月出货达2000多万只功率半导体器件,年营收近亿元,拥有自主专利近40项,连续成为省、市“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梦想传承:培塑后继之人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但是核心芯片设计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想要制造成千上万种“中国芯”,需要培育更多后继之人。2020年11月I2日,威海银创微电正式揭牌成为哈工大(威海)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为哈工大(威海)的学生提供电子封装的实操平台,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力量,鼓励优秀科研老师与研究生围绕先进制造方面的“卡脖子”技术展开科研攻关,开创科创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圆梦之路必然不会是坦途,但杨洋相信,“还有许多像他一样充满爱国心的青年在努力奋斗,‘中国芯’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