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望我们党的百余年历史,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干革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搞建设、在前路迷茫时开启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经受苦难,创造辉煌,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坚定的信仰。如果说信仰是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那入党志愿书便是这一初心的庄严承诺。
今天,欧美君和学长们一起,翻开严济慈的入党志愿书,聆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感受海归学长们对党、对祖国最清澈的爱。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人生最光荣的归宿
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创始人之一、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奠基人之一,欧美同学会理事长(1950年至1951年)。
他年少有为,短短四年便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当选法国物理学会理事及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学术成果累累。
1927年,严济慈从法国留学归国,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由原国立东南大学与江苏多所公立学校合并成立)物理、数学教授。(来源:东南大学微信)
祖国蒙难,他振臂高呼:“中国是绝不会灭亡的!我将和四万万同胞同赴国难。我虽是一介书生,不能到前方出力,但我要立刻回到祖国,和千千万万中国的读书人一起,为神圣的抗战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凡是对抗战有帮助的工作他都乐于承担。他和同事们一起制造了我国第一批光学仪器——500架1500倍显微镜、1000多具水晶振荡器和300多套军用测距仪和望远镜。这些仪器被送至前线和医疗机构,为支援抗战做出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分院的院长,参与制定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合作,组织中美联合招考留美之物理研究生项目,为中国学子打开了赴美留学的大门。
严济慈给学生上课。(新华社资料图)
79岁时他做出了人生最后和最重要的选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在长期斗争的磨练、比较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因而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这位成绩斐然、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用一生的探索,为自己找到了光荣的归宿。
他就是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创始人之一、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奠基人之一,欧美同学会理事长(1950年至1951年)——严济慈。
“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虽有着不同的人格特质,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
一切伟大的成功,都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把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会写下俯仰无愧的篇章,才会成就利国利民的事业,才会让信仰的力量在不断生长中折射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