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分会会员宫建红:
学习完张海波同志在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威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威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报告”之后,看到威海过去五年取得的非凡成就,充满了作为威海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过去五年,威海市在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五个方面完成了既定任务。在产业现代化方面,实现省级以上单项冠军、瞪羚、专精特新企业27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86家,232人入选国家和省重点人才工程。这一系列数字展现出威海市在产业改造、新旧动能转换和人才吸引等方面的强大力量。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意愿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威海市的科研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贡献力量。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合作,关注国家、社会、城市急需的大问题、真问题,奋勇争先,为威海市“打造更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高地”实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贡献力量。
哈工大(威海)分会副会长朱永明:
刚闭幕的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大会,也是一次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大会。大会明确提出要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等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驻威高校创新“动力源”作用,集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这为我们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欧美同学会作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是国际化人才聚集的人才团体;高校分会更是国际化人才、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的人才高地。接下来,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中去,积极在创新威海建设方面发力,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在组建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尤其是产业技术研究院暨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创新驱动重点工作中发挥科研优势,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 奋勇争当强省建设排头兵作出独特贡献。
哈工大(威海)分会副会长姜杰:
大会谋划了我市未来五年的工作,为我们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大会提出的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让我们欢欣鼓舞,倍感振奋。近年来,哈工大(威海)坚持“面向海洋、特色发展”发展道路,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需求,在海洋和船舶工程领域发展迅速,牵头建设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顺利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排名跃升至全球前21位,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服务山东蓝色海洋经济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背后是以欧美同学会会员为主体的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面向未来,在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远遥科技湾区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建功立业更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宝贵机会,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威海市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威职分会会长张雪:
十六届党代会,充分践行了习总书记对威海的殷切嘱托,威海正坚定不移地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威海人自己的大学,威海职业学院以“立足中心城区,服务全域威海”为己任,为威海市的各类企业每年持续输送合格的人才,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贡献应有的力量。威海职业学院拥有一个有见识有知识的归国留学人员队伍,老师们将以培养更适合威海经济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推动学生国际视野的打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威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以及内驱动力!
建言献策委员会秘书长张城瑞:
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威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大会,他再次吹响了“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号角。
张海波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威海市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的做法、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继而在此基础上,这次大会给威海未来的五年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民生福祉、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风气、社会治安、党的作风建设、共同富裕等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面对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殷切嘱托,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排头兵,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通过认真学习这次会议精神,我认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建设更加协调均衡可持续的“精致城市”。
这次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是一次有深度的大会,是一次有维度的大会。我们作为民营企业,深受鼓舞,将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发展方向和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断奋斗。
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邹佩: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市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张海波同志代表十五届市委作的报告,实事求是回顾总结了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科学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符合威海发展实际,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意愿,是指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殷切嘱托、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勇争当强省建设排头兵的行动纲领。
会议强调,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是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新内涵新要求,要在建设过程中实现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幸福威海”,是历届市委始终牢记的初心使命,是全市上下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就是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都能得到尊重和关怀,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把共同富裕融入到“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这是基于威海基础优势作出的科学谋划,是全市上下的人心所向、共同期盼,更是我们每个人身上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首要任务就是抓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回顾过去,我们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了生产力水平持续攀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四新”经济增加值比重等位居全省前列。展望未来,必须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把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夯得更实、打得更牢。我们既要“发展”,又要“高质量”;既不能小富即安、小富即满,患上“蓝天白云综合症”,也不能急于求成、急求冒进,搞“带血的GDP”;既要把产业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先进制造业地位,推动经济稳步提升、合理增长,又要统筹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和安全稳定,让各领域都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躺赢不可能,躺平不可取,奋斗正当时。我们要不断激发抓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源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用更扎实的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文体委员会会长赵云山:
针对十六次党代表会,我所感悟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精致威海要在着力满足群众需求上下功夫。
群众满意,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精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行动第二阶段推进会议结束后,各级各部门抓紧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群众、贴近群众、认真沟通,全力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堵点痛点问题。
再先进的通信技术也取代不了面对面交流。要学会和群众沟通,与群众聊家常,心贴心交流,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所需,理顺群众心中的困惑和委屈,办实办好群众的大事小情,用民生温度持续擦亮精致城市和文明城市品牌。
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必须有领导层与群众层的共同努力,作为领导层,我们坚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而作为人民群众,坚决坚持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平凡中的伟大,正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我们要把为人民服务始终作为自己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在工作中,牢记党的宗旨,把实践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实际行动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打造精致威海,共建美好家园,党和人民心连心,同方向共同努力,携手打造我们城市美好的明天。
留日本分会秘书长戚琳林:
成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威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市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十五届市委履职,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和进步,根本在于我们坚持党的理论引领,全市万众一心,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团结一致,这是我们攻克难关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续写新篇章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归国留学人员,我们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政治立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自我意识,弘扬创新、实干、争先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为奋斗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城市品质和城市魅力不断开创新局面。
留朝韩分会会长于建成:
威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朝韩分会通过微信群传达学习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留朝韩分会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本次市党代会精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勇争先、走在前列,找准落实会议精神与做好商务工作的结合点,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结合多数会员从事对韩贸易,跨境电商领域方面,把握好我市加快推动“四港联动”、中韩整车运输业务试点、推进国际物流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东联日韩和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枢纽的机遇。要细化跨境电商、康复辅具、中韩文化交流等领域留学人员优势资源,攻坚方案各项工作措施,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要求擦亮作风建设的底色,一件一件地抓推动、抓落实、抓问效,确保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