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召开,在陕西留学人员中引起热烈反响,来自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各分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的学长们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达学习体会。
陕西师范大学留联会秘书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阐释的“五个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不仅指引着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征程,而且为全球治理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世界性意义。
陕西省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罗征: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要论述,反观国际上的文明冲突、贸易摩擦、战争、疫情反复,海内外中华儿女更加明白了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风暴中真正可靠的避风港湾。来之不易的成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世界形势越复杂,我们越要守住初心,不忘人民,把人民的事情办好、需求满足好、困难解决好。我们有正确的道路、坚强的领导,有开放的合作、团结的信念,有创新的技术、勤劳的人民,每一个人都聚焦圆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复兴的伟业必将实现。
西安财经大学留联会秘书长、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凯锋:
2022年全国两会向全世界传递了这个春天中国人民稳稳的幸福,以“五个必由之路”彰显了全国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目标奋力迈进的美好画卷。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党的领导,学习贯彻并宣传好全国两会精神,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履职担当中强化育人育才的使命担当,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力拼搏。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西京学院校长任芳:
过去的一年,我们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国家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等领域都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勇毅前行,持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欧美同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财政支持、保障民生和稳定市场的政策,让我充分感受到政府“一切为人民”的理念,很暖心、很安心,也很放心。报告还提出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我感到十分振奋。科学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这样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巨大的成本,这个计划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和鼓励,必定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留联会副会长、经金学院副院长温军:
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进、扎实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各项准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科技创新是一项重要内容。2021年,我国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取得了诸如“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2022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兼重“卡脖子”技术攻克和“杀手锏”技术锻造,加快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西安交通大学留联会副会长、交大二附院医学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
政府工作报告在高等教育建设方面,强调了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重要性,这对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与激励。近年来,在应对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医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在推动重症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重症医学人才的短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重症医学人,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未来的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努力为重症医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留联会会员、航天学院教授王正锦: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的当下,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我倍感振奋。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原创研究、努力教书育人,切实做好“双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留联会常务副会长尚利:
今年的全国两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在2021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与信心。作为奋战在科技前沿和教育战线的高校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两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留联会副会长常晶晶:
2021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许多重大成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为今后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督促我们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使命,全面贯彻教育科研新发展理念,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留联会副会长李龙:
我们国家正在向科技创新型强国稳步迈进,在载人航天、深海工程、超级计算、信息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立足西部,把提高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准放在首位,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助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在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陕西师范大学留联会副会长、体育学院教授田振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是党和国家重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举措。高校教师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培育勇于担当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坚持科技创新,在服务健康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上,兢兢业业教书,踏踏实实育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力争在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新篇章中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长安大学留联会秘书长张伟:
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容印象深刻,也深感重担在肩。我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发挥留学人员的独特优势,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国际教育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不懈努力。
西安理工大学留联会秘书长马炫:
西安理工大学留联会成员高度关注全国两会,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收看了相关报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西安理工大学更快更好发展,汇聚群体智慧,积极建言献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不忘留学初心,牢记报国使命,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创新上很下功夫,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留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志红: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大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立足大局,着眼当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在教育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西安工程大学留联会副秘书长乌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我国深化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将极大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管理体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山更清、水更绿,家园更美好。作为留学人员,要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工作中,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西安外事学院留联会副会长、秘书长胡建华:
作为高校工作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要积极宣传好两会精神,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求实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追梦人。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教育体育、看病就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进一步提升。我们要积极担责履职,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和灿烂的未来。
(陕西省欧美同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