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知性温和的数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1-10-26 阅读次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娟,威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第十二届山东省政协委员。

image.png

研究领域为随机分析与金融数学,取得了一批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包括概率论领域顶级期刊AOP、AAP和控制论领域顶级期刊SICON、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多次到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内外科研院所访问交流,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现兼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以及系统控制专委会主任、国际SCI学术期刊MCRF的编委、国际学术期刊PUQR的执行编辑等。2012年获首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6年获中英人才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入选2017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

image.png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数学教授的形象常与刻板、不苟言笑相挂钩,类似于古代教书先生,或终日埋头实验室和典籍资料的工作狂。然而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李娟教授却绝非如此。她留着斜刘海儿,烫过的头发轻松地扎在脑后,戴着一个小巧的眼镜,接受采访时嘴角经常流露温和的笑容——一个典型的知性女人,似乎全身都散发着智慧和光芒。


志存高远   个性使然

在数学研究领域,男性往往多于女性,李娟作为“女精英”却毫不逊色。她在上学时就已表现出对数学浓厚的兴趣,“1+1就是2”,李娟喜欢数学的严谨与干脆。这也直接影响了她在生活中直率、做事一丝不苟的性格。

image.png

从硕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从助教到讲师再到破格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一个脚印,李娟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勤奋和辛劳。在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李娟师从彭实戈院士。想成为彭院士学生的人有很多,考取难度很大,然而她却坚信“择校不如择师,择师要择名师”,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她最终成功地考取了彭院士的博士研究生。


迎难而上   持之以恒


回想在法国做博士后研究时的辛苦,李娟满是感慨:“一年做一个课题,写一篇文章,科研压力太大”,“每天早早到办公室里做研究,和教授们讨论,除了中午吃个三明治,一坐就是一整天。”研究课题遇到困难时,是毅力支撑着她。 

image.png

李娟曾到多个国家进行过学术访问交流——瑞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每个地方的数学研究都让她大开眼界。谈及这条漫长的求学之路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时候,李娟说:“也没想那么多,好像每一步都是自然的”。她表示,最初读博是对自己严格,既然读了就要认真读下去,后来出国做博士后也是科研的需要。在她看来,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坚持才会有收获。


教学相长  感恩于行


任教二十多年, 李娟已桃李满园,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学生,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李娟说,她最欣赏的是又聪明又刻苦的学生,在她看来,虽然学生学到的具体数学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并不能直接应用,但是数学所培养出来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却是学生终生受益的。如今,李娟的科研与教学相互启发,相辅相成。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工具和方向,科研涉及的新视野、新知识又让她的课堂更富有吸引力,更为充实。

image.png

“威海是生我养我的城市,山大是栽培我的地方,我愿意为这座小城、为这个校园,继续努力。”


Copyright2017,WEIHAI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威海市欧美同学会(威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51475号-1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1号高创大楼1F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