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国、新加坡、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部分使领馆 最新领事保护提醒汇总
发布时间: 2020-03-13 阅读次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美国

驻纽约总领馆:关于领区留学人员疫情防范及安全提醒

当前,全美新冠肺炎疫情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形势严峻,我留学人员面临的卫生健康和人身安全风险随之增大,特此提醒如下:

一、密切关注美国疾控中心等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参照学校发布的防疫指导和建议,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措施,科学应对,勤洗手、勤消毒,不信谣、不传谣、摒弃恐慌情绪。

二、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特别是近14天内曾赴疫情严重地区旅行或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请及时就诊。就诊前先给医院打电话,明确告知自身旅行史和症状,遵从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处置。

三、疫情期间尽量留在当地,减少不必要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餐聚会,降低感染风险。遵守学校关于学习生活的安排,如有需要请通过正式渠道向学校反映,协商解决。

四、增强特殊时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冷静应对任何不友好的歧视冒犯言行。如遇冒犯和袭击及时报告学校和警方,维护个人正当合法权益。

五、近期再次出现留学人员因误入禁区被限期离境,请注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外出游玩注意路标提示,避免进入敏感区域逗留拍照。
  六、目前电信诈骗仍频繁发生,所有以使领馆、公安、海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快递公司等名义的陌生来电均有可能是诈骗电话,请高度警惕。同时注意银行卡的安全使用,提高戒备心和警觉性,防止丢失。如发生被诈骗或银行卡被盗刷,请及时向当地警察局报案,联系发卡银行妥善处置。

七、最近广泛流传的“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

(https://ocnr.mfa.gov.cn/expa/)

是由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于2013年开发并推广使用的,旨在为出国旅行的中国公民提供一个可以登记个人(团组)及旅行信息的系统,及时为即将出国或身在海外的中国公民推送各类安全提醒信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与海外中国公民取得联系,必要时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当前有关部门没有因疫情提出登记要求,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做出选择。

八、留学人员社团要与学校密切合作,发挥社团力量,引导我留学人员理性应对疫情,主动发声拒绝歧视和偏见。

九、留学人员被确诊或列入疑似,或者需要其他领事协助,请及时与我馆取得联系或向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中心报告。我馆领保专线电话:212-6953-125;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也可联系我馆教育处分管领事,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

杨中波 nyjyz02@moe.edu.cn  (212)244-9392转8004

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

王晓玉 wangxiaoyu@moe.edu.cn  (212)244-9392转8011

纽约州

魏薇 nyjyc09@moe.edu.cn  (212)244-9392转8005

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

张翅 nyjyz04@moe.edu.cn  (212)244-9392转8003

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

陈懿 nyjyz05@moe.edu.cn (212)244-9392转8012

祝大家平安健康,学业顺利!

新加坡

驻新加坡使馆关于在新中国公民近期关心问题的集中答复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仍呈蔓延趋势。不少中国公民联系我馆就疫情防控、旅行安全、证件服务等询问情况。我馆高度重视在新中国公民关切,对近期中国公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现集中答复如下:

一、在新中国公民如何加强防范和注意哪些事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馆与新加坡卫生部门一直保持沟通,及时发布疫情相关的安全提醒,积极做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我馆提醒在新中国公民关注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疫情情况,了解并遵守新加坡卫生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防控措施,积极配合新卫生防疫部门开展防控工作。理性看待疫情,保持平和心态,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在原地做好防护。提高疫情防控意识,根据官方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保证睡眠,室内常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规模较大集会。如出现发热、持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系统病症,应主动减少与他人接触,佩戴口罩,并立即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当地急救电话:995)或自行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留学生应及时向所在学校报告。被确诊、疑似或隔离的中国公民可主动联系我馆(24小时领事保护求助电话+65-64750165),以便我馆提供相应协助。

二、近期可否出境旅行,如回国应采取什么样的防疫举措?

当前国际上疫情仍在爆发之中,中国国内疫情虽向好发展,但仍不能松懈,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严密防范疫情输入。此外,新加坡对从来自中国的人员入境后仍要求进行14天强制居家隔离。在此情况下,建议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避免不必要的长途旅行。特别提醒的是,近期出现一些在飞行途中受到感染的病例。如无紧急需要,避免乘坐国际航班。如您确需国际旅行,应及时与就读学校、工作单位等保持沟通,了解其有关意见,在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安排行程。

如果您确需回国,建议您在出发前,提前向国内户籍地或常住地政府基层组织报备个人信息,了解当地针对外来人员防控措施。旅途中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旅途中交叉传染。抵达国内后,须严格按要求如实申报个人健康状况,遵守配合国内各项防控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如您已有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请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意见采取入院治疗或居家隔离观察等措施,不要外出或进行长途旅行,避免增加疫情扩散风险。

三、近期是否有包机协助在新中国公民回国?

受疫情影响,中新之间的部分航班暂停或减少班次,但目前新加坡至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福州的航班仍在正常运行,其他航班也在逐步恢复中。使馆目前暂无安排包机计划。

关于中国公民签证延期事。经询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目前在新中国公民签证延期无次数限制,新方将根据申请人具体情况进行审批。

四、如何向使馆报备个人信息?

为更好地为在新中国公民提供领事服务,便于使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取得联系,鼓励大家在自愿基础上登录“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系统登记相关信息。可在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s://ocnr.mfa.gov.cn/expa/)进行登记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外交部12308”APP,注册后填写。

外交部12308 APP( Android)

外交部12308 APP(IOS)

五、使馆领事证件服务是否正常进行?

目前,我馆领事服务大厅和签证申请中心各项服务均正常开展,为保证办证人的健康与安全,我馆和签证申请中心采取了测量体温、配发口罩、加强消毒、错峰办证等防控措施。同时,我馆建议如无紧急需要(护照即使过期,也可在我馆正常换照),也可选择延后办证,以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信息延伸

新加坡中国学联再次提醒在新留学人员保持平和心态做好自身防护

亲爱的同学们:

自1月23日新加坡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来,新加坡政府有效应对,相关措施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但当前,疫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新加坡每天仍有新的确诊病例出现。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国家,新加坡还面临着新一轮“输入型”防疫压力。在此,特别提醒广大中国留学生在原地做好防护,严格遵守新加坡法律以及政府和各校的抗疫规定,不要长途旅行,保持平和的心态,全力做好自身防护。新加坡中国学联将密切关注新加坡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随时向在新中国留学人员发出提醒通知。

  特此通知。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

  2020年3月8日

供稿/驻新加坡使馆

德国

驻德使馆:理性看待疫情发展 提高科学防疫能力

德国疫情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每日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也让不少旅德侨胞和留学生忧心忡忡。面对快速变化的疫情,希望我在德华侨华人、留德学生学者和中资企业员工,本着理性的原则,冷静看待疫情的变化,提高科学防疫能力。

一、疫情扩散,德国到底有多危险?

截至3月9日晚,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报,德国15个州共计确诊1139例,且在疫情最严重的北威州出现了两例死亡病例。单纯从确诊人数上看,在较短时间内德国确实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同时还应注意到,目前德国确诊乃至死亡病例还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传染链较为清晰,绝大多数病例都有疫情高风险区停留史和确诊病人密切接触史,社区传播尚未出现;

二是约五分之四的病人表现为轻症,只有五分之一的病人病情进程快,需住院治疗;

三是65岁以上及有慢性病史的人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相对更易受感染,两名死者的年龄分别为89岁和78岁。而50岁以下的民众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二、防控疫情,德国究竟做了什么?

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德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对疫情风险评级也是动态调整的,由低到中低再到中级,而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也是由点到面,由个体到全局,由抽象到具体。除了防范疫情输入,加强对入、过境交通工具检查和入、过境人员健康申报外,德国取消了柏林国际旅游展、莱比锡书展等多项国际知名展会,同时联邦卫生部长斯潘建议取消所有1000人以上的公共大型活动,风险较高的活动,人数即便在1000人以下,也不建议举行。目前德国各州市镇正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研究和评估此建议。德国足协也表示下周的德甲联赛比赛将在无现场观众的情形下举行。对于是否关闭学校,各方尚有不同意见,有担忧表示一刀切关闭学校引发的社会问题可能比疫情还要严重。

疫情在德国的爆发和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联邦卫生部长斯潘表示目前应尽力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减缓这一过程,以便各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更好应对。

三、个人防护,除了口罩还囤点啥?

新冠病毒气势汹汹突如其来,引起恐慌在所难免。为减少外出、保证个人安全而集中购买防护和生活用品可以理解,但此时更应该囤积的是理性与科学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携手应对病毒可期可预。但每个国家国情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医疗基础设施各异,据此制订的防疫措施不会千篇一律。我们呼吁大家要科学、积极地做好个人防护。针对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变化,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空间如火车站、火车车厢、公共大巴、机场航站楼、飞机机舱中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因此我们建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是目前最稳妥的应对措施。我们梳理整理了部分实用建议供大家参考:

1、放弃或推迟所有不必要的旅行;

2、有可能的话尽量在家办公或学习;

3、出现生病的情况,首先电话联系医生并通知雇主;

4、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可注射抗链球菌的疫苗(具体请咨询家庭医生或诊所);

5、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可步行或骑自行车通勤,尽量避免乘坐拥堵的公共交通工具;

6、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7、外出时如在室内环境,要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8、勤洗手,用肥皂每次20秒以上(大约是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

9、打喷嚏和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盖,问候他人时避免握手、拥抱等直接接触,与他人接触时保持适当距离,特别注意避免感冒;

10、合理膳食,注意休息和居住、工作环境的通风。

如果您在过去14天有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史(与确诊患者有15分钟以上的面对面接触,公共交通工具中确诊患者前后三排乘客等),那么请您严格执行德国当地对疑似病例的诊疗指南。

如果您是在过去14天内与确诊病例接触过的人员,则应留在家中,电话联系相应的卫生局。医务人员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诊疗标准和病患个人情况来决定后续是否进行医学检测和居家隔离。

如果您在过去14天内去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截至3月9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暂将中国湖北省、伊朗库姆省、德黑兰、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大区、伦巴第大区、 威尼托大区帕多瓦省沃镇,南蒂罗尔、韩国庆尚北道、德国北威州海恩斯贝尔格县列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并伴有症状(从轻度感冒到肺炎),则应留在家中,电话联系相应的卫生局(同上)。医务人员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诊疗标准和病患个人情况来决定后续是否进行医学检测和居家隔离。

如果您在过去14天内去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或与来自上述地区人员进行接触过但并无症状,可先与家庭医生联系。家庭医生在问诊后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医学检测。

无论如何,只要符合上述情况之一的人员都请先电话联系卫生局或电话问诊家庭医生(同上), 同时避免直接接触其他人员。

重症患者可联系急救站或急救中心(急救电话:112,紧急医疗服务专线:116117)若未提前告知,患者不得直接自行前往急救机构。寻求急救帮助的人员应先电话报告疑似感染新冠病毒,以便急救机构在运输和到达现场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附件:

1、德国冠状病毒热线电话(Coronavirus-Hotline):

030-9028 2828(柏林)

040-428 284 000(汉堡)

09131-6808 5101(巴伐利亚州)

0800-5554666(黑森州)

0211-8554774(北威州)

0800-5758100(莱法州)

0711-90439555(巴符州)

0681-5014422(萨尔州)

0800 8484 111(全德)

急救电话:112,紧急医疗服务专线:116117

2、有用的电话和链接:

(1)德国机构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最新疫情风险评级和应对措施)

https://www.rki.de/DE/Home/homepage_node.html

德国联邦卫生部(发布最新疫情应对措施和官方政策建议)

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

德国联邦外交部 (发布最新旅行警告和出入境注意)

https://www.auswaertiges-amt.de/de/

德国联邦内政部(发布最新疫情边境及其他检查措施)

https://www.bmi.bund.de/DE/startseite/startseite-node.html

德国民防与减灾局(发布疫情新闻和民防措施)

https://www.bbk.bund.de/DE/Home/home_node.html

(2)领保电话及各驻德领馆官网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

0086-10-12308

中国驻德国使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30-27588551

http://www.china-botschaft.de/chn/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40-81976030

http://hamburg.china-consulate.org/chn/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1755452913

http://munich.china-consulate.org/chn/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69-69538633

http://frankfurt.china-consulate.org/chn/default.htm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0049-211-55080446

http://dusseldorf.china-consulate.org/chn/

(3)其他

·外交部领事司“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系统”:

https://ocnr.mfa.gov.cn/expa/

·阿里健康--海外侨胞免费问医生:

用户打开支付宝APP,首页搜索“科学防疫”,点击进入“科学防疫莫恐慌-海外侨胞免费问医生”服务页面,点击“全科医生免费问”即可连线国内医生进行在线免费健康咨询。

信息延伸

驻德使馆教育处通告

各位在德中国留学人员:

刚刚,德国出现了两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驻德使馆教育处一直密切跟踪德国疫情发展,并再次提醒如下:

1. 请切实增强健康与安全防护意识,按照德国卫生部、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及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建议做好自身卫生健康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减少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开人群聚集场合。

2. 此外请密切关注关心自身健康的同时,注意保护他人健康。如自身出现疑似症状,或确知自身面临感染风险,请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发布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与此同时,请尽量居家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并告知身边同学和熟人。驻德使馆教育处处也愿意随时提供帮助。

3. 请大家理性面对目前德国疫情发展情况,做好科学预防,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4. 如有紧急情况,请联系我馆及驻德各总领馆: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

0086-10-12308

中国驻德国使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30-27588551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40-81976030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1755452913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69-69538633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

0049-211-55080446

德国卫生部新冠疫情全国热线:

030-346465100(周一-周四 8点-18点,周五 8点-16点)

紧急情况下也可拨打紧急医疗服务专线:116117

  驻德使馆教育处

  2020年3月9日

附:

德国各州新冠肺炎热线电话:

0711-90439555(巴符州)

09131-68085101(巴伐利亚州)

030-90282828(柏林)

0331-8683777(勃兰登堡州)

0421-115(不莱梅)

040-428284000(汉堡)

0800-5554666(黑森州)

0385-5885888(梅前州)

0511-4505555(下萨克森州)

0211-91191001(北威州)

0800-575800(莱法州)

0681-5014422(萨尔州)

0351-56455855(萨克森州)

0391-2564222(萨安州)

0431-79700001 (石荷州)

036157-3815099(图林根州)

瑞典

驻瑞典使馆提醒留学人员加强疫情防范

当前,瑞典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加,不少留学人员和家长向我馆来电、来邮进行相关咨询。我馆高度重视在瑞中国留学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一直与瑞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保持密切沟通。现集中就大家普遍关心的事项答复和提醒如下:

一、请留学人员和家长关注瑞典外交部、公共卫生局和所在学校、我驻瑞使领馆等发布的权威信息,理性看待、冷静应对疫情,及时了解并遵守所在社区、学校采取的防疫措施。请对来源不明的信息提高警惕,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二、建议同学们积极遵守学校关于学习、科研、生活的各项安排,如有个人诉求或具体考虑,应通过合法合规渠道向校方反映,同时加强与所在院系、导师的沟通与协商,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审慎做出决定,并确保手续完备,以免对学业造成影响。
  三、面对疫情,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目前使领馆没有运作回国包机。建议同学们尽量留在当地,取消不必要的旅行,减少乘坐飞机、轮渡等密闭式交通工具。建议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会聚餐,降低感染风险。
  四、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来瑞同学,请按照所在社区、学校(院系)的要求自觉居家观察并做好相应安排。如出现发烧、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请留在居所并拨打1177或11313,寻求医护人员专业指导帮助。
  五、如遇到针对中国公民的侮辱、歧视言行,请同学们务必保持冷静,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避免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如遇暴力行为,请及时报警或请他人协助报警,并向校方、所在机构管理层反映,要求依法依规公正处理。
  六、如遇买不到口罩等防疫物资情况,建议大家及时关注当地供应情况,相互通报信息,相互支持帮助,也可向所在学校学联、当地华人机构等咨询,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购买。中瑞在口罩使用上存在文化差异,请大家了解和理解瑞典民众的习惯和态度,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要求,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七、请同学们不要恐慌,及时调整心理和情绪,发扬守望相助精神,相互关心关爱,避免负面因素影响个人学习和生活。同时,通过适量运动、确保睡眠充足、均衡膳食营养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建议同学们与父母保持联络畅通,让家人随时了解有关情况,避免家人的恐慌和担心。
  八、如有留学人员被确诊或列入疑似,或需要其他领事协助,请及时与我馆取得联系。
  中国驻瑞典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瑞典使馆:+46-763383654
  驻哥德堡总领馆:+46-70939529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86-10-59913991
  驻瑞典使馆教育文化处联系方式:info1@cnedu.nu, +46-57936442
  祝大家健康平安、学业顺利!

意大利

驻米兰总领馆:关于意方加强封锁区人员流动管制的紧急提醒

3月8日,意政府颁布新法令,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意政府将伦巴第大区及摩德纳、帕多瓦、威尼斯等14个省份设为管控区,禁止除工作、健康、返家等理由外的人员出入。今日,意内政部发布公告,将在机场、火车站、城市路口等区域增派警力,加强检查。经我馆向马尔彭萨机场边境警察局核实,米兰机场已开始执行新法令,对居住在管控区的意公民和外国公民出入境进行严格查验。鉴此,驻米兰总领馆紧急提醒:

一、请居住在上述限制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含留学生)严格遵守当地防疫法令及措施,不要随意出入自己居住的城市,居家做好自我防护。

二、若因工作、健康、返家及其他紧急原因必须出入上述区域,请按照意内政部要求填写《自我声明》(中文版附后,原文下载地址:

https://www.ansa.it/documents/1583753603008_autocertificazione.pdf)

二维码.jpg


文件下载地址

声明人需对声明事项真实性负责,弄虚作假将承担刑事责任。在管控区域机场,警方将对离境乘客进行检查。居住在管控区的乘客,除旅行证件外还需出具上述《自我声明》。来自申根和非申根国的抵达航班,乘客在入境时说明旅行目的,转机乘客除外。警方有权对声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查验通过后才可放行。

三、需要强调的是,已接受当地卫生部门隔离或对病毒呈阳性反应的人员,无论是否居住在受限制区域,都应按要求居家医学观察或入院治疗,严禁任何形式的流动。违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jpg


《自我声明》中文版

2.jpg


《自我声明》原文件

驻佛罗伦萨总领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的温馨提醒

目前,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我馆高度重视领区广大侨胞、留学生健康安全,现整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附后),并再次就相关事项提醒如下:

一、密切关注意大利中央和地方政府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严格遵守有关防控举措和规定。面对疫情,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建议尽量留在当地,取消不必要的旅行,减少乘坐飞机等密闭式交通工具,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如确需回国,请严格做好向国内中转城市和目的地城市登记报备工作。

https://wj.qq.com/s2/5626766/5ba3/

二维码2.jpg


二、减少不必要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餐聚会,避免接触有咳嗽、发烧等症状人员,降低感染风险。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等部位,出门时正确佩戴口罩。冷静应对不友好的言行,做好解释,避免冲突。如遇袭击请及时报警,维护个人正当合法权益,并可联络使领馆领保电话寻求必要协助。

三、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特别是与确诊者有密切接触或近14天内曾赴疫情严重地区旅行,请拨打新冠肺炎咨询专线1500,明确告知接触、旅行史和自身症状,遵从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处置。如被确诊或被隔离观察,请及时向使领馆通报情况。

外交部领事保护电话:

0086-10-12308

驻意大利使馆领保电话:

0039-3939110852

驻米兰总领馆领保电话:

0039-3272862927

驻佛罗伦萨总领馆领保电话:

0039-3357748753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Copyright2017,WEIHAI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威海市欧美同学会(威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51475号-1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1号高创大楼1F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