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紧织密在瑞典中国留学人员疫情防控网
发布时间: 2020-02-28 阅读次数: 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作为北欧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国之一,瑞典现有我留学人员1万余人,其中公派生1000多人,是我在瑞典最大的中国公民群体。中瑞之间各类学校与科研机构交流密切,元旦、春节期间人员往来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应对措施更坚决一些,一切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一切都要做细做实。一个多月以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抓关键点,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迅速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全力确保我留学人员平安健康。

全力推动瑞典政府重视支持,迅速与瑞典高校展开协作

桂从友大使高度重视,驻瑞典使馆及时向瑞典外交部、教研部、高教委、卫生署、移民局和设在瑞典的欧盟疾控中心等通报情况,请其加强防控和应对,同时防止过度反应。1月底,瑞典国会通过《感染保护法》修正案,升级防控级别,同时未对我人员采取入境限制,如签证需延期可向移民局申请。我们第一时间与瑞典各大高校联系沟通,提请学校高度重视、早作准备、积极防范、主动应对。经持续做校方工作,各大高校相继制定了应对防范措施,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隆德大学等还要求各院系妥善安排我留学生学习和考试等,杜绝歧视现象。

1月31日,延雪平当地医院发布瑞典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延雪平大学中国学联主席贺欣雨第一时间与我们和延雪平大学国际办、哥德堡总领馆取得联系,反映情况,沟通信息。经各方面共同协商,延雪平大学马上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控制应急工作小组。

在我处的指导与推动下,延雪平大学中国学联与学校应急小组合作,利用微信把在校的188名中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旅行史等逐一梳理落实,立即筛选出刚归校未满14天和现在还未归校的学生信息。从中国返瑞不足14天的学生,由学校和中国学联出面建议他们隔离。隔离的学生统一由学校安排住处,学校承担学生隔离期间的食宿、生活用品、消毒用品费用。延雪平当地华人为隔离的学生提供了一些方便食品,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学校国际办的中国专员专门为同学们采购了中国特色食材和调料。中国学联为隔离学生组建了微信小组,方便他们与学联和学校直接沟通,并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我处和中国学联的建议推动下,学校还协助学生与所在院系沟通修订他们的学习计划,避免因隔离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

延雪平大学中国学联等为隔离中的学生采购的防控疫情用物资和食品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7日,延雪平大学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疫情无任何扩散迹象。已有22位学生结束隔离,有2位还在居家隔离期。后期从国内返回学校的学生也将在学校建议下,进行自愿隔离,以保万无一失。

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作用,广泛发布应对疫情提醒

我们通过覆盖全瑞典中国学联和各校中国学联网络,第一时间并随后多次发出提醒,推送《新冠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等,指导我留学人员加强科学防护。特别建议疑似患病者,第一时间向我们和校方报告,拨打瑞典指定电话1177,按照我们的建议和医生要求就医,不要向同学、朋友求援,杜绝交叉感染风险。并请各中国学联立即取消或推迟春节期间的集体活动和有关方面组织的其他中国留学人员活动。

我们请各大高校中国学联第一时间制作互联网报备链接,及时了解元旦春节期间我留学人员旅行信息、身体状况等,对疫情严重地区来瑞典人员进行专门梳理,第一时间点对点做工作,请其自我隔离14天。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耐心细致,晓之以理,必要时通过所在院系的老师同学、身边人士做工作。及时与近期拟回国人员、赴华瑞典学生联系,做好调整变更等服务。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高校的中国留学人员,在疫情初期积极探讨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对比SARS和以往病毒的治疗方法,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个人防护。在我们的建议下,广泛倡议从国内返回瑞典的学生学者在家隔离两周,并通过全瑞典中国学联在线链接进行报备。学子们虽远在异国他乡,但依然秉持着强烈的公民道德心,维护着中国公民良好形象,力所能及地阻止疫情向瑞典及别国蔓延。

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支持我留学人员发起募捐

我们通过使馆网站、各校中国学联微信公众号、各校微信群等便捷有效渠道,持续发布国内权威信息,杜绝谣言和恐慌,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全力支持全瑞典中国学联、各高校学联和华人社团联合募捐。首批已募集资金50多万元,购买医疗物资140多箱,同时发动我学生学者积极了解医疗物资采购渠道,协助国内采购2万多套防护服,并想方设法迅速运抵武汉多家医院。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博士生王加一收到瑞典贸易商发来的最新4800件杜邦医用防护服的报价单,希望能尽快找到支付方发往国内。驻瑞典使馆对这批货源非常重视,决定尽快解决付款问题,把这批防护服采购下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国内医院。2月10日当天,我馆联系上了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并决定第二天先由使馆向瑞典贸易商垫付预付款。当天下午,瑞典贸易商将凑齐的资金支付给供货商,把这批宝贵的医疗物资锁定了下来。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子们的全力推动下,瑞典贸易商和波兰当地人士快速行动,联系到了货运司机连夜赶去工厂提货,按时将这批医疗物资送抵国航在华沙的货代仓库。前后仅用4天时间,4800件防护服于2月14日搭乘国航航班飞往北京,解决了许多医护人员的燃眉之急,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为此专门给我馆发来了感谢信。

卡尔斯塔德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马玉年及其海外好友联合发动了一次集资募捐活动,在海外采购医用专业防护服捐赠前线医护人员,并将此次活动起名“神农行动”,意为神农尝百草,荆楚驱厉气;行动源四方,鹏程跨万里。活动共筹善款人民币66850元,共采购4个批次、符合专业标准的医用防护服589件(3M 4565和杜邦Tyvek 600Plus)。马玉年在线上线下共发起了3批采购,因部分采购库存不足,实际到货共计265套防护服。此外,卡尔斯塔德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还发动在澳洲、德国的其他人士、朋友参与到此次募捐活动,采购到300多套医用防护服。

募捐从采购到运抵国内面临很多困难,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物流方面,本来联系好的物流方因为航班减少无法提供报关和订舱服务。通过大家广泛联系、群策群力,将物资从卡尔斯塔德运送到斯德哥尔摩,转交给即将回国的韦女士一家,同时准备了31页的报关文件,在众多友好人士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医疗物资及时送到前线医院。

多难兴邦,同舟共济。虽然与祖国隔着万水千山,但是我们心系武汉,心连祖国。一棒一棒的接力,一程一程的努力,有多少人在默默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愿此次疫情尽快结束,愿前线的医务人员平安归来,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愿千万家庭生活恢复正常。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众志成城,中国必胜!(供稿/驻瑞典使馆,作者曹叠峰系驻瑞典使馆教育参赞,贺欣雨系全瑞学联主席团成员、延雪平大学学联主席,王加一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联职业发展部部长,陆超人系全瑞学联副主席、卡尔斯塔德大学学联主席)


Copyright2017,WEIHAI OVERSEAS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威海市欧美同学会(威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51475号-1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80-1号高创大楼1F 邮编: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