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是岁月里最美的剪影,每个字道出的深意不仅仅是“欲作家书意万重”,也不单单是“家书写罢报平安”,更有“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自有三千思念语,自古家书抵万金。今天的日记,就有女儿写给爸爸的家书……
2020年2月20日 周四 武汉 晴
今天我是一天的办公室班,虽然不需要穿戴严密的隔离服,但是基本的防护还是需要的。因为是第一次值班,不了解环境,我决定还是带上两层口罩,于是在口罩耳带和眼镜腿的共同作用下,我原本还没有恢复的耳峡处的压伤又加重了,无奈我决定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一上午我就在传染病报卡、填写每日患者情况汇报表、看患者的检查结果、下医嘱和接打电话中慢慢度过了。累了就起身活动活动,看看窗外几乎没有人的街道,看看紧锁着大门的商铺,再看看远处被阳光切去了轮廓的高楼,然后再回到电脑前,看着满屏幕患者的名字,这些名字在提醒我,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医治!
每个门诊都有一位当地的医生帮助我们这些异乡人处理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地域差异,他们很少与我们交流,却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排忧解难。看得出,他们很疲惫,不光是肉体上的,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一线诊治病⼈,不再直接面对生死,但是我能体会得到,他们曾经经历过什么。当我问起不久前的往事时,他们只是轻轻地摇摇头,淡淡说太难了。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每天不断增⻓的数字,那一连串可怕的数字,会让你心惊肉跳,而医生面对的却是集中涌入的病人,如泰山压顶般超负荷的救治工作,还有这一连串触目惊心数字背后的生与死!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真正的英雄是明知道九死一生,却还要勇往直前的人!今天,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就是这群真正的英雄!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家里或是朋友打来的电话和问候,听得出来,他们很担心我们的安危,毕竟在过去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家庭失去过亲人。
看着那位当地医生憔悴的神情,我也黯然心酸!好在此时我们医院的赵书记来到了我工作的办公室,和蔼可亲地与我攀谈起来,虽然一阵阵电话声使他不得不离开,奔赴另一个需要他的地方,但是温暖的话语像一个长辈的问候和关怀,虽然我们有些人没有告诉父母我们真正的行程,但是带队的赵书记却像父母般,给了我们亲人的感觉。
就在我要结束一天工作的时候,妻子发来了女儿给我写的一封信,信是用稚嫩的英文写的,她在信中写到:亲爱的爸爸,你在武汉好吗?你喜欢吃那里的东西吗?你们病房有多少患者?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健健康康的,我很想你,希望你健健康康的回来,爱你的女儿,莎丽(女儿的英文名字)。
看过信后,我偷偷地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人们总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可是面对女儿的问候,我又怎么能坚强的起来。
或许女儿还不知道我来武汉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或许她只是期盼,她的爸爸有一天会平安回家!
日记作者简介:
孙伟举,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哈医大一院心内三科主治医师,在读博士,现任中国心衰中心联盟秘书,哈医大一院优秀临床带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