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牵动人心,战“疫”已经打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积极响应号召,团结带领广大留学人员迎难而上,展现大爱,以实际行动支援疫区、阻击疫情。
医务分会最美“逆行者”挺身而出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学长在疫情关键时期挺身而出,责无旁贷,践行最美“逆行者”。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复旦大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带领中山医院136人医疗队于2月7日出发,逆行武汉,为武汉疫情防控注入强有力的战斗力量;留日分会理事、浦南医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夏寒松临危受命,作为上海市卫健委派出的两位医生之一,将春秋航空9C6152航班搭载的111名湖北籍旅客和东方航空MU800航班搭载的147名武汉籍旅客分别从日本和新加坡安全接回并送至武汉,以专业、高效、细致的医术服务广大旅客;理事、青岛大学校友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德济医院院长郭辉紧急召集最精锐医护力量救治武汉来沪治疗的高位截瘫儿童,做到防控与救治“两不误”,并派出医院6名精干的医务人员与其他兄弟单位迅速组建上海市第一支援武汉的社会办医医疗先锋队,随时准备出征。
朱畴文学长带领中山医院医疗队赴武汉
夏寒松学长接滞留新加坡的武汉旅客回家
科技赋能,海归技术支援前线
抗新冠加急多肽需求因疫情猛增,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周敏、徐红岩夫妇将其所创办的吉尔生化公司的拳头产品迅速投入战“疫”,从除夕夜开始加班加点,不计成本、千方百计保证供给,部分产品已在武汉疫区现场测试有效。同时与知名病毒专家Rolf Hilgenfeld教授保持密切联系,邀请其从德国带来冠状病毒抑制剂,驰援武汉;常务理事、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聚焦基层医生,第一批捐赠的防疫物资已成功通过覆盖百万基层医生的云鹊医平台,送达全国多地的基层医生手中,为他们的防疫工作助推续力;常务理事、生物医药分会会长陈春麟携企业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博士团队、广州恩宝生物医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科研攻关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无偿为疫苗研发提供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预计研发费用400万元;2月1日,美迪西通过向上海市红十字基金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项目”专项捐款项目捐赠100万元;复工在即,理事沈憧棐企业巨哥电子生产的人体测温热像仪的快速部署对上海第一阶段防疫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副市长吴清视察人体测温热像仪生产情况,并希望巨哥电子再接再厉、尽最大能力加快生产,为守护上海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视察我会会员企业巨哥电子
心手相连,发出留学人员之声
经前期多次沟通和协调,外籍人士中心(TEC)主动找到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青委会,捐赠5000只由HACCP和ISO认证的BFE99%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委托我会全部交接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用于上海一线医护人员防疫工作。曼彻斯特大学校友会积极响应号召,提出“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呼吁广大校友参与同学会发起的专项募捐行动。之后UCL校友会、La Trobe校友会也纷纷响应。
外籍人士中心(TEC)主动联系我会青委会捐赠5000只医用口罩
海外游子心系祖国驰援战“疫”
同学会积极通过海外社团号召海外学子参与疫情防控。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分会会长赵凤济动员日本陕西总商会、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及20多个在日华人华侨社团于1月下旬发起为疫情重灾区武汉而募捐的活动,共捐款人民币37484元和64万日元,全部提交给华人华侨联合团体进行统一采购;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开展以“八方驰援战疫情,众志成城克时难”爱心募捐活动。截至荷兰时间2月4日下午8时,全荷学联共收到183笔转账,金额达到11829.98欧元,现已完成第一批防护服采购;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人学生学者自发组织,倡导发起募捐购买急需医用防护物资支援活动。截至美东时间2月3日上午10:00,已通过Listen Share Learn Grow基金会平台筹集到26229美元的善款。订购并已收到物资包含 606个护目镜,2120个医疗面罩以及622件防护服,430个防护口罩,7300口罩(含500个N95),支援组已于2月4日将所收到的第一批物资寄出;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募捐款30万日元,携手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发起倡议驰援武汉,第一批采购的5万个医用口罩,1月29日已寄往武汉市第七医院,第二批采购的8万个医用口罩、1200副护目镜、2000身防护服已经抵达大阪机场,30日运往武汉;截至2020年2月3日,包括全韩中国学人学者联谊会、韩国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汉城华侨协会等在内的韩国各界侨胞已向我国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募集善款80余万元人民币,筹措口罩30余万个、防护服2000多套;西日本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第一时间发出募捐倡议后,2月5日,西日本地区留学生捐款也已近30万日元。西日本学友会与日本大阪丰中市中日友好协会捐赠的第一批23箱货物已在日本大阪EMS寄出,其中包括医用防护服750件、医用一次性帽子1000个、医用一次性手套5500支、医用一次性口罩1000枚;经过澳洲中国留学生支援疫情工作组委会全体14个学联和社团的不懈努力,已将所有捐款所得23302.64元在当地购买了符合武汉医院接受标准的医用口罩85000个,由EWE墨尔本仓库直接发往湖北省慈善总会;华中科技大学德国校友会经过数日奔走,在最短时间内采购3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60万元)的医护物资,其中包括21000副N99+医用外科级别口罩、220000副N95防护口罩、25000套防护服、4000个护目镜等;德国同济校友会会长、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丁永健积极动员在德校友会、协会甚至北欧校友会、荷兰公益组织联合起来为抗击疫情多作贡献;位于法国的安达易国际速运负责人敖然第一时间联系青岛、大连、成都等关口,使海外捐赠物资快速进入国内;同时,安达易为捐赠的医疗、防御物质提供全程免费运输(航空、报关、清关及派送服务)。
澳洲中国留学生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集思广益,为疫情防控贡献海归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领域的留学人员主动思考,汇集智慧,踊跃提出“海归建言”。在闻玉梅院士的建议并关心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联合公共卫生学院仅用7天时间完成有关口罩再生的实验研究,对解决民用口罩紧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常务理事、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董竞成发挥呼吸病学研究专长,在“华山慢病相对时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口罩杂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的小想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该有另外一个名字》等文章,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识;常务副会长陆建非,副会长张海晓,常务理事贺瑛、俞林伟、徐珊珊,理事郭杰群、殷骏、严非,会员王立新、姜胜明、孟国庆、何敬业等一批建言献策专家提出及时确认对抗疫时期特殊人物的评价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于设立医用防护用品的甄别平台和采购指南、授权省级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公布疫情、按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让企业尽快复工、扩大赤字率并利用好财税杠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强在沪外籍人士防控工作、建立公布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情况机制的配套预案与政策、小区内设置临时看护点帮助双职工家庭在疫期内看护幼儿等10多篇建言,充分展现了上海市留学人员的才智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