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仲夏天,骄阳分外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海归聚白交,重走访贫路。
7月14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厦门市欧美同学会、厦门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以“赞颂新成就·逐梦新时代”为主题的“海归看厦门”参观见学活动,30余位留学归国人员参观了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
白交祠村位于厦漳泉三市交界地方,海拔1000米左右,是厦门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厦门最边远、最贫困的老区山区村。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曾于1986年深入白交祠村访贫问苦,为白交祠村指明了一条“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白交祠村正是在这一精准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发挥优势,摆脱贫困,挣脱了大山的束缚,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山路越走越开阔。如今,白交祠村早已不再是“老少边穷”的代名词,而有了“云雾避暑山庄”的美誉,成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
活动当天,正是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第二次考察白交祠村的日子。白交祠村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厦门市留学人员和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操场,举行“放歌高山上,真情颂党恩”文艺演出,一首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留学人员对祖国魂牵梦绕的挚爱,对伟大祖国所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的赞颂;《没有共产就没有心中国》唱出了他们一心跟党走、共同追梦的信心和决心。一位留学生说:“当站在舞台上歌唱时,他感觉无比自豪和深情,在异国他乡时那种对祖国的眷恋油然而生,再次升腾。”
山路蜿蜒,绿意盎然;梯田层叠,茶香四溢;新颜旧貌,壮怀激烈。沿着习近平当年走村串户的小路,大家来到新村的宽阔马路上,新房错落,茶园遍山、游人不绝,实地感受党的决策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在高山党校,留学归国人员参观了守望高山致富路图片展和1997年习近平扶贫工作座谈旧址,观看了《守望高山致富路》视频。
美丽的白交祠村给留学归国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留学归国人员纷纷表示,这样一个小乡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从老少边穷发展成为当今“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这就是精准扶贫的力量,是时代的力量,是党带领大家实现中国梦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此次活动,留学人员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给农村农民带来的丰硕成果,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厦门“双高”“双化”建设献智献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集聚海归智慧、彰显海归担当,贡献海归力量。